异族小说

国奇脐疗:脐疗,为什么用面粉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异族小说】地址:www.1uzu.com

最新章节!

经常有患者在我们门诊见到成袋的面粉感到惊奇,见到一个个规整的面圈而惊叹,更有人会好奇:脐疗,为什么要用面粉?今天,就和各位聊一聊面粉与脐疗。

古人脐疗,面圈并非以面粉为主,而是另一种植物荞麦。如李梴《医学入门》:“温脐种子方,五灵脂、白芷、青盐(各二钱),麝香(一分)为末,另用荞麦粉,水和成条,圈于脐上,以前药实于脐中。”鲍相璈《验方新编》:“将荞面为圈,烘微温安脐上…面圈深寸许,横径一寸六七分,面饼如圈大。如无荞面,即麦面亦可。”当今社会,小麦的种植范围与产量远远高于荞麦,在功效近似的情况下,我们一般选择小麦面作为面圈制作的原材料。概括来讲,有六大优势:

1 取材方便

如上文所讲,小麦是世界是三大谷物之一, 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(6.51亿吨),仅次于玉米(8.44亿吨)。在中国,2015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.44亿公顷,2015/16年度中国小麦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.3019亿吨。如此庞大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使面粉成为中国最为寻常的物品,取之方便,用之不竭。在门诊使用,亦取其取材方便之利。

2 可塑性强

面粉和水后,可制作各式各样的面点。在山东,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胶东花饽饽,在2009年胶东花饽饽民俗就被列入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成就花饽饽的除了胶东妇女的心灵手巧,更重要的是面粉和好后的可塑性。门诊所使用的面圈必须按照严格的水面比例活好,在保证软硬适度的前提下,再按照要求做出规定的大小深浅,以期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。

3 不易过敏

在我国,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经有“告麦”记载,这就说明公元前1238-前1180年小麦已是河南北部的主要栽培作物。到明代《天工开物》(1637年)记载,小麦已经遍及全国,在粮食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。如此长远的种植和食用历史,保证了国人近百分百的避免与面粉接触会产生过敏,这样大大提高了脐疗的安全性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天命妻 玺少,夫人又离家出走了 不过仗着我爱你 修罗为名 你的情深我不配 重生宝妻送上门 至尊兵王在都市